发挥高校科教优势 着力产业精准扶贫
——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湖北省建始县工作汇报
校党委书记 李忠云
自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下文安排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建始县以来,学校依托科教优势,结合建始县情,努力促进学校科教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深度融合,与建始县委、县政府协作打造科技引擎,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学校党委认识到,扶贫工作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是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2012年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组织专家深入建始调研县情。经充分论证,校地共同编制了《定点扶贫建始县工作规划(2013-2020年)》,确立了以产业精准扶贫为载体,八年后实现建始整体脱贫的基本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科技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对定点扶贫工作的有力组织和坚强领导。建立了完善的政策保障制度,出台扶贫工作量等同教学工作量和扶贫工作业绩等同科技创新成果的“双等同”制度,以举校体制,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全方位协同推进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校地联动,形成合力
建立校地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校地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两次工作推进会,校地主要领导亲临一线,聚焦重点,解决扶贫过程存的困难与问题,推动工作。二是建立了“校地联动推进、校企合作协同、项目落地引领、首席专家负责”的扶贫工作组织机制,强调以企业为载体,发挥落地产业项目的引领作用和首席责任专家的核心作用。
三、促进资源融合,构建扶贫模式
一是找准精准扶贫产业。通过组织专家组开展资源调查和市场分析,学校决定将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建始县精准扶贫模式,定位精准扶贫产业,设立10个产业培育专项,每个专项选派一名首席专家,每年安排30万研究培植经费,重点扶持具有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景阳鸡、魔芋、猕猴桃、茶叶、玉米、山地蔬菜、猕猴桃酒、甜柿、枸杞、冷水鱼等10个优势特色产业,其中5个产业已过亿元,共带动11790户、40989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以景阳鸡为例,当地特产景阳鸡鸡肉好吃汤好喝,但疫病难控、仔鸡成活率低、养殖风险高,导致企业不敢投资、贫困户更不敢冒险饲养,产业长期不能壮大。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定向攻关,建立保种繁育基地,研发出“553”生态养殖模式(每个贫困户养500只鸡,每亩山林果园放养50只,每只鸡可获纯利润30-40元),成功解决疫病防控问题,仔鸡成活率由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并在龙头企业祥丰农牧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大范围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带动1279个贫困农户平均年增收2500元,成功实现了产业的发展壮大。2015年,景阳鸡产业产值已达到6000万元,且发展前景良好。